[學術]Mist: IF和評鑑機制
考完1/2的東西,終於有空檢查GMAIL時看到科景一篇對USNEWS評鑑的報導。
建議看看相關連結內的一篇老文章『特別:2000年-2004年台灣學者的科研成績單』
尤其是這篇文章的討論區,相當精采也發人省思(儘管焦點已經模糊掉了)
下頭是自己對討論區『引用』觀點的一些小小的摘錄,發文者匿名螳螂
…畢竟太有意義了,不留個記錄可不行。
引用的狀況不外乎
1.充場面的背景說明 常見於前言與討論
2.具有啟發性的論點 常見於討論
3.具有開創性的方法 常見於材料與方法
4.用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常見於討論
5.用來否定別人的論點 常見於討論
6.用來檢討矛盾之處 常見於討論
7.結果可疑或不合理 或推論有邏輯錯誤
一篇文章被引用未必代表非常具有開創性或價值
可能只是做的人多 該期刊可見性高 結果支持或否定某一假說….
真正因為第二和第三點而被引用的 可能只佔一篇文章中所有引用文獻的百分之20或不到
高IF期刊有比較好的可見度和比較多的研究人員在看
縱使裡面的文章普通 仍舊佔了許多優勢
即使被Cite到 也可能是因為負面的第七項而非正面的
此外JCR統計的只算SCI引用SCI期刊報告的數據
SCI引用非SCI或反過來大多不會被算到(除非是新的”主流”期刊 西方的英文期刊)
類似馬太效應 貧者更貧 富者更富
要擠進SCI就變得更難
基本上 被引用只等於被看見 而對該引用的作者有用吧(實用 壯膽 征討 啟發…..)
不代表文章的品質
近期留言